青年教师智慧课堂展示课:在实践、反思中实现成长 |
目前,济南三中的结构化智慧课堂模式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学科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也在实践、总结中逐步形成。如何在学校结构化智慧课堂教学范式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范式,是目前各学科亟需关注和探讨的内容。 5月23日下午,在学校英语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时间,我执教了一节智慧课堂展示课,课题为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三第五单元阅读课——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百万英镑》节选)。通过本节智慧课堂的授课,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智慧课堂对于实现“老师精准教”、“学生精准学”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展示课准备环节,我在平板云资源和校本资源库中找到了丰富的课件和教学设计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初步形成了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在高一备课组长刘萍以及组内其他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之下,我对教学设计做了进一步的删改、精简和完善。为了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提前有所了解和准备,我在作业中推送了关于作者的基本介绍和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短语练习,目的是在课前初步了解和掌握学情。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我了解了学生在词汇层面的薄弱点。 课上,我先对课前预习产生的数据做了分析,并针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展开讲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运用三次“全班作答”,及时掌握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并利用平板的“课本朗读”功能,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更好地把握台词背后人物的情绪、情感、意志,从而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我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去。最后,我提前在平板上布置好今天的作业,督促学生及时提交,以便掌握本节课学生的落实情况。整节课从学情分析到作业布置,我严格遵循结构化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力求实现“以学定教”“互动生成”与“差异提升”。 课后,英语组各位听课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大量宝贵、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姜慧卿老师提出课前预习内容应该与课上所学内容关联度更高,陈爱军主任指出应该更好利用课堂产生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生成的效果,让数据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总之,这堂课对于帮助我对智慧课堂从表面理解和应用走向更加深入的探索,可谓大有裨益。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课堂生成的一系列数据,更好地助力自己的精准化教学,促进学生的精准化学习。 (撰稿:宋慧敏 摄影:刘萍 编辑:姜慧卿、张乐 审阅:祁帅)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